春天来了,养鱼的这些技术要点不能忽视
2020-04-17
一、清池消毒
开春后,对于池塘的修整不可少,四周杂草,池底淤泥,都是重点铲除对象,淤泥保证在10~15厘米就好,清理池塘时,还要曝晒池底数日,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干法消毒,可以杀灭病原菌及野杂鱼等敌害生物。
二、放养模式
科学配养的原则是,主养鱼占70%~80%,混养鱼占20%~30%,吃食性鱼类与滤食性鱼类的比例为4:1左右。
三、鱼种放养
选鱼的要求是体质健壮,色泽鲜明,游泳活泼,鳞片和鳍条完整。放养前先消毒,选择在晴天中午放。鱼种用3%~5%的食盐溶液或15毫克/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10~15分钟。
四、日常管理
加强巡塘。每天早、晚清晨日出前后和傍晚日落时分各巡塘1次。发现透明度不够时。每10天左右加水1次,每次加水10~15厘米。适当调节pH值。不能忘记池塘溶氧量的情况,适时开启增氧机增氧。最后是鱼病防治,积极做好鱼病防治工作,做到早发现、早预防、早防治、早见效。
五、饵料投喂
鱼种入池2~3天后,水温达到8℃以上时,可开始投喂鱼虾膨化料饲料,实行“五定”投喂管理。投喂的养殖鱼虾膨化料要新鲜,营养丰富才能保证鱼吃食后不发病。不同习性的鱼要有针对性的投喂。
六、施肥追肥
待消毒药性消失后,于放苗前7~10天,开始投施用2.5%的过磷酸钙(有效磷含量:16%)堆沤发酵好的鸡粪、猪粪、牛粪等畜禽粪肥,施肥量为200~300公斤∕亩,然后向池内注水至80~100厘米,以培育浮游生物。
上一篇:什么样的水适合养鱼